《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》(试行)明文规定:“严格执行保密制度,控制审查工作事项知悉范围和时间,不准私自留存、隐匿、查阅、摘抄、复制、携带问题线索和涉案资料,严禁泄露审查工作情况。”按照这一要求,各级纪检机关要加强监督执纪保密工作的管理,确保万无一失。
在领导管理体制上,突出“特”。实践已反复证明,纪检机关监督执纪保密工作的好坏与领导重视程度直接相关。各级纪检机关的领导必须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,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,切实加强监督执纪保密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和管理,根据“统一领导、归口管理、分级负责”的保密工作领导管理体制的要求,实行领导责任制,把监督执纪保密工作列入纪检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,成立领导小组,负责对线索处置、谈话函询、初步核实、立案审查、案件审理、处置执行各个阶段的把关和决策。明确领导小组每个成员的责任,对所领导的部门发生失泄密问题,要承担领导责任,严肃问责。同时,要大力支持监督执纪部门开展保密工作,做到特事特办,排忧解难。
在监督执纪队伍建设上,突出“高”。当前,我国保密工作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,给纪检机关保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,也对监督执纪的纪检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。各级纪检机关必须坚持以政治强、业务精、素质高为标准建设监督执纪干部队伍。首先要注重监督执纪干部政治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。要重点抓好理论学习,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头脑,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监督执纪干部的政治素质。其次要狠抓监督执纪干部业务培训,采取岗位训练和外出培训、参加部门专业培训和院校系统专业学习相合的方法,提高业务素质。再次要加强监督执纪干部的易岗交流,通过有计划安排他们与组织、宣传、综合等部门人员易岗交流等形式,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。同时,要重视对监督执纪干部保密法规的培训,开办培训班,增强保密观念和保密纪律。
在监督执纪保密工作管理上,突出“严”。纪检机关要实行以保密制度管人、以保密制度办案的管理机制,建立健全以线索处置、谈话函询、初步核实、立案审查、案件审理、处置执行等为主要内容的保密制度、目标体系,对监督执纪保密工作各个方面都制定严格的规范,做到责任指标化,分工合理化,管理规范化。加强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保密检查,把保密工作的“关口”前移,做到保密工作监督在先、防范在前,注重超前性。建立每案考评制,保证监督执纪各部门保密工作制度落到实处。(阿克苏地区纪委 粟新)